在沖突與共生中共創輝煌——記“中醫學:文化與科學的沖突與共生”講座

發布者:張麗麗發布時間:2018-12-10浏覽次數:780

         112814時整,由科技創新協會舉辦的“中醫學:文化與科學的沖突與共生”講座在B5-111舉行。本次講座由全國中藥科普巡講專家、bevictor伟德官网王旭東老師擔任主講人。

首先,王老師就科學的定義向同學們展開了介紹。簡單地說,科學以培根倡導的實證主義、伽利略為先驅的實驗方法為基礎,從而取得關于世界系統知識的研究,其核心要素是事實和規律。但與此同時,王老師也向同學們指出科學無精準的定義,并提出科學不是真理,科學也存在着局限性。

接着,王老師講了山羊角和羚羊角。根據科學的分析和推測,這兩種藥材的效果理應相同,但在實際臨床中卻起着不同的作用。他由此指出科學不是萬能的,反駁和批判了當下人們對中醫文化的質疑以及希望廢除中醫的固有思想,并指出了科學目前的走向越來越狹隘化、走向了還原論之路。

緊接着,王老師向我們介紹了文化概念的深遠性、廣闊性及“文化研究道、科學研究器”這一觀念,并講到人類走向世界大門的途徑不隻是科學,人們的生活有着多角度、多層面、多方位的支撐,人類的生活理應更豐富多彩,而不是被科學所束縛住。王老師接着深入剖析了中西醫的優劣之處,他向在座的同學們列舉多個通過中醫治愈的例子,這些病症大多都是西醫無法解釋或無法治愈、但是中醫卻能解決的。多年的人生閱曆及行醫經曆,王老師深深體會到中醫文化的妙處。

最後,王老師通過Kegel運動這一現代理論證實三千年中醫文化的例子表明:科學與中醫學文化并不是完全沖突的。同時王老師也指出了當代中醫文化遇到的困難,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正确認識和對待中醫學文化,也發出了讓文化、科學處于并行不悖、共生共存在世界中的美好希冀,建議同學們要用審美的眼光看文化、用求真的眼光看科學。

這次的講座在掌聲中完滿結束。通過這次的活動,同學們受益頗多。新時代的大學生更應理智看待中醫文化和科學的沖突矛盾,讓文化和科學共同發展、共創輝煌。

(科技創新協會新聞部 吳紅君供稿 高興供圖)




南中醫bevictor伟德官网南中醫bevictor伟德官网學子南中醫bevictor伟德官网研究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