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教育科技工會組織在甯部分高校、院所專家教授赴丹陽參加“助企行”需求對接座談會。bevictor伟德官网老教授段金廒、南京野生植物研究院老院長張衛明欣然出席。這兩位業内全國知名的重量級老專家,平時可比年輕人還要忙,他們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知識不夠用、精力不夠用。
勞模教授乘車途中思考合作
張院長與段教授是多年的老朋友,都是勞動模範,獲得過很多榮譽。他倆專業相近,都有很多驕人的科研成果。這些成果不是寫在紙上,挂在牆上,躺在實驗室,而是高效轉化為産品,直接産生經濟效益,造福百姓大衆。
計劃早上8點從南京農機化所集中乘車前往丹陽參加“助企行”需求對接活動。段教授自己開車早早趕到集合點,得知張院長開車直接從家中前往丹陽,他後悔了起來。早知道,他也開車直接到丹陽,下午回到學校還可以正常上班。張院長沒有集中乘車去丹陽的主要原因也是需要下午趕回來另有任務。他說:他的忙是自找的,越老越覺得時間不夠用,越老越覺得要多做一點事。他每天自己開車上下班,去得早,回得晚,是真正的“早出晚歸”,避免的就是堵車,節省的是時間。他的中午飯是老伴為他 “量身定制”的營養餐,上班時帶到辦公室,中午微波爐加熱一下,吃飯又省去了很多時間。他一年到頭沒有節假日,不在辦公室就在實驗室,不在開會就在開會的路上。
在前往丹陽的途中,段教授說,他這一輩子都在研究中草藥,對上遊的中藥材生産過程規範化與标準化,下遊的中藥材深加工過程工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綠色發展,進行全産業鍊的統籌研究與思考,率領團隊着力解決中藥材生産與品質提升、中藥資源全産業鍊下腳料和廢棄物的再利用等制約行業生産效率和效益的實際問題。段教授是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獲得者,首屆“岐黃學者”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過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号。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負責人、全國勞模創新工作室帶頭人。現任中藥資源産業化與方劑創新藥物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資源循環利用重點研究室主任、江蘇省中藥資源産業化過程協同創新中心主任等。對中藥資源的保護與利用、中藥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中藥材附加值的提升、中藥工業低碳綠色循環經濟發展等方面都有獨到見解和研究成果。
在乘車途中,他與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的夏博士、張博士探讨菊花和枸杞機械化采收問題,想在這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他說:近年來中草藥價格節節攀升的主要原因是人工成本高,如果使用機械化采收,不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會大大降低藥材的價格。他總感覺到,越學越覺得知識不夠用,見到年輕人,遇到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就會想到如何加強跨專業、跨領域的合作問題。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在中草藥種植耕種與采收及後期深度加工等方面都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半天達成多項深度合作意向
上午的需求對接座談會,段教授和張院長,不愧為是行業内的領軍人物,他們在全國各地有許多“助企行”成功案例,鎮江當地企業的老總與專家教授當面需求對接,感到異常興奮激動。丹陽市皇塘鎮新星土元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任建南說:總算找到救星了。土元養殖是丹陽市皇塘鎮的特色産業,目前,養殖面積40000平方米,年産土元幹品200噸,僅皇塘鎮養殖量就占全國市場的40%。“丹皇新星”牌道地土元是國内衆多知名藥企的指定原料,“脆皮金元”獲得省特色優質功能農産品推薦。但随着國家對中藥材質量要求更加嚴格規範,對土元幹品雜質、水分、總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黃曲黴毒素和浸出物等都有要求,每年都有相當一部分土元幹品因質量不達标而不能成為藥用商品。因缺乏系統的養殖技術,繁育、飼養、疾病防治、加工和飼料生産等整個流程在國内沒有統一的、完善的管理标準和行業規範,産品質量參差不齊。目前國内土元養殖以傳統經驗養殖為主,面臨勞動強度大、單位面積産量低、生産環境差、病蟲害控制難、産品形态不完整、藥用價值達标率低以及生産中化學藥品應用不良導緻環境污染嚴重等衆多難題,迫切需要專家團隊提供技術支持。
江蘇茅寶葛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夏榮光與任建南深有同感,也面臨類似的難題,同樣的需求。
“助企行”專家團隊成員認真聽取了大家的發言,紛紛表示:要充分發揮高校、研究所專家團隊的優勢,為企業的發展壯大,職工的技能提升,提供優質服務,精準服務。在優化規範養殖、種植技術規程;采收、炮制等機械化改進;種質資源改良;提高養殖、種植附加值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
上午的需求對接會時間雖短,但高效簡捷,達成了多項深度合作意向。
為“助企行”年輕成員傳幫帶
匆忙吃過工作餐,專家教授們從丹陽返回南京。在路上,段教授不忘對“助企行”團隊其他年輕成員進行傳幫帶。他說:我都快七十歲了,還在努力工作,勤奮學習,為國家、為社會貢獻餘熱,總感到精力不夠用,分身乏術。不難看出:座談會上,往返途中,他的電話不斷,一直在協調解決方方面面事宜。他說:并不看重多少錢,而是社會價值,科研工作者肩上的責任。在他離開校領導崗位時,早早就把辦公室挪空,一頭紮進他的實驗室,把配給他的車移交給學校,自己開車上下班。他是學術學科帶頭人,更是師德模範、勞模模範,他是優秀共産黨員,他是全國“助力脫貧攻堅”先進個人,他也是“美麗鄉村建設”在低碳環保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的大科學家。段教授帶領的團隊始終秉持着“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責任擔當和家國情懷,在藥材的科學種植與采收加工,在“非藥用部位”的資源價值挖掘多途徑産品,在中成藥制造藥渣的循環利用,通過科技賦能努力實現中藥全産業鍊的綜合利用,高附加值加工,充分利用一切資源,為藥農增收,為企業創收,為科研成果的轉化利用,為中藥材的種植加工系統研究,綜合施策,統籌謀劃,無縫銜接,把想法變成辦法,把辦法變成效益公益,造福全社會。
他說:今天參加的“助企行”活動是公益,再忙,還是要抽出時間來做點貢獻。他對鎮江當地的一些中藥材的種植與養殖及後期生産與加工,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建議,并提供相關指導服務、技術支持。
原文鍊接:http://epaper.jsgrb.com/Article/index/aid/8252785.html